追光科学家精神,致敬新时代偶像——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走进河南

发布时间 2025-11-12

9月25-26日,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走进河南暨河南省科协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集中宣讲活动成功举办,启动仪式在郑州轻工业大学礼堂举行,河南省科协、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高校等有关同志及宣讲专家出席。

本次活动以“追光科学家精神,致敬新时代偶像”为主题,院士领衔,一线科研专家、功勋科学家后人及亲历者组成的宣讲团,分赴郑州、安阳、新乡三地,讲述科学家矢志报国的故事,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让“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

院士启智,以自身奋斗路点亮科研灯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永舫以《热爱、用心、努力、认真——我的科研感悟兼谈有机光伏材料研究的创新之路》为题,结合自身从农民子弟到国际光伏材料领域领军者的成长历程,用“一块太阳能电池的诞生”故事,诠释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研定力,用自己的人生感悟激励青年学子勤奋刻苦、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

【京外-3】追光科学家精神,致敬新时代偶像——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走进河南-v1.2469.png

后人亲述,借先辈鸿鹄志厚植家国情怀。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之女、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茅玉麟,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外孙女、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纪念馆馆长特别助理邹宗平,2位专家走进新乡市诚城卓人学校、河南师大附中,以“亲历者”视角还原历史细节。在新乡市诚城卓人学校,茅玉麟女士把父亲“桥魂”具像化,从少年时期目睹桥梁坍塌而立下“建桥报国”的远大志向,到攻克钱塘江大桥“八十一难”、建成中国首座自行设计的现代化大桥的辉煌历程,700名孩子齐悟“爱国精神”。河南师大附中报告厅,邹宗平女士用“石迹耿千秋”五字锁定500双眼睛——拒高薪、破“贫油”、创地质力学,李四光的一生被浓缩成“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八个字。

 【京外-3】追光科学家精神,致敬新时代偶像——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走进河南-v1.2779.png

【京外-3】追光科学家精神,致敬新时代偶像——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走进河南-v1.2781.png

亲历弘道,述伟人凌云志培育创新火种。河南农业大学学术报告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建武先生以《学习袁隆平崇高风范,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为题,满怀敬意地讲述了袁隆平院士波澜壮阔的科研人生。袁隆平院士始终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视为自己的使命担当,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投身于杂交水稻事业。王选院士生前专职秘书、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副研究员丛中笑女士在安阳市光华中学礼堂播放激光照排技术发展路径,“跳过二代、三代,直接开展第四代激光照排技术研制”的决策细节,让540名中学生第一次明白“创新”二字为何重千钧。


【京外-3】追光科学家精神,致敬新时代偶像——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走进河南-v1.21066.png

【京外-3】追光科学家精神,致敬新时代偶像——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走进河南-v1.21068.png

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走进河南圆满举办,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点亮中原学子科技报国梦。从院士到后人,从亲历者到青少年,我们共同完成了一场接力——把科学家矢志报国的初心,化作青少年砥砺奋进的恒心;把实验室里寂寞坚守的背影,变成课堂上最闪亮的“时代偶像”。在心底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以青春之我接续奋斗,以创新之我勇攀高峰,让科学家精神在华夏大地星火燎原,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