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进校园 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黄炎培大讲堂“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11-12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进校园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黄炎培大讲堂“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于10月24日、30日在校内报告厅圆满举行。通过四场专题报告,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深刻内涵,吸引了众多师生现场参与。

【文稿4】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进校园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黄炎培大讲堂“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成功举办191.png

本次活动由宣讲团专家茅玉麟、邓志平、邹宗平、彭洁联袂呈现,四位嘉宾以“亲历者视角”讲述科学家故事,展现科学家精神。

茅以升:架桥报国 初心如磐

茅玉麟女士深情回顾了父亲茅以升先生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投身新中国桥梁建设的传奇人生。在抗战烽火中,茅以升在完成大桥建造后为阻止日军南侵亲手炸毁桥梁,又于抗战胜利后含泪修复,诠释了“科学救国”的坚定信念与“工程报国”的赤子情怀。作为中国土力学奠基人,他提出的“茅氏定律”至今仍指导桥梁抗震设计,其“先习后学、边习边学”的教育理念更培育了詹天佑、林同炎等一代桥梁大师。 

 【文稿4】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进校园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黄炎培大讲堂“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成功举办448.png

邓稼先:许身国威 壮山河

邓志平先生通过《许身国威壮山河——我的父亲邓稼先生平事迹》,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先生铮铮铁骨。在苏联撤走专家、美国核威胁的双重压力下,邓稼先带领团队用算盘打出原子弹理论数据,在罗布泊戈壁深处用“土法上马”完成核试验。他隐姓埋名28载,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在整理核武器发展建议书,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誓言,正是对“两弹一星”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文稿4】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进校园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黄炎培大讲堂“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成功举办645.png 

李四光:石迹千秋 光照后人

邹宗平女士以《石迹耿千秋——李四光的故事》为脉络,梳理了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发现大庆油田的科学传奇。他提出的“新华夏构造体系”理论,打破了西方“中国贫油论”的偏见,使中国摘掉“贫油国”帽子;其创立的“构造体系”概念,更开创了地震预测新范式。李四光晚年仍坚持野外考察,在冰川遗迹中发现第四纪气候变迁证据,其“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的治学态度,成为地质学界永恒的丰碑

【文稿4】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进校园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黄炎培大讲堂“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成功举办847.png 

彭士禄:深潜人生 核动力魂

彭洁女士则通过《彭士禄的故事》,讲述了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从“中国核潜艇之父”到“中国核电开拓者”的奋斗史诗。作为革命烈士彭湃之子,他童年历经牢狱之灾,却以“核动力垦荒牛”的毅力突破技术封锁,主持建造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其提出的“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核电发展战略,推动大亚湾核电站实现技术自主化。晚年将全部奖金捐作科研基金,其“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献身,足矣”的誓言,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

 【文稿4】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进校园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黄炎培大讲堂“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成功举办1079.png 

四场宣讲以真实史料为依托、以情感叙事为纽带,将科学家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既有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治学态度,也有其为人处世的道德风范。现场师生纷纷表示,通过聆听宣讲深受触动,不仅深刻理解了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更坚定了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决心。

【文稿4】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进校园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黄炎培大讲堂“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成功举办1210.png【文稿4】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进校园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黄炎培大讲堂“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成功举办1212.png

此次进校园活动作为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述历史+精神解读”形式,让科学家精神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动实践,为青年学子树立了“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精神标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将持续开展进高校、进院所、进企业“三进”活动,让科学家精神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焕发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