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宣讲内容简述
本报告主要讲述,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在航天诱变耐盐小麦突变体转录组变异解析、小麦梯度表型突变体库的创建与利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开创了地面模拟航天环境诱变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建立了多样化地面模拟诱变新方法,通过将诱发突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育成及合作培育出航麦247、航麦287、航麦2566和鲁原502等20多个优质高产高效小麦新品种,累计应用面积近1亿亩,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深度揭示空间诱变和高能重离子诱变的作用模式,强化诱变与分子细胞育种技术的集成创新、空间站舱外资源利用和深空环境开发,构建航天诱变生物育种创新体系,促进种业振兴和保障粮食安全,是空间站时代航天育种的重要任务。
个人简介
刘录祥,男,1965年出生。二级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任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主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新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和“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际原子能机构亚太核科技计划指导委员会成员(RCA PAC),亚太国际植物诱变育种协作网(MBN)首任主席。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长,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组织发射了“实践八号”国际首颗航天育种专用卫星,研究建立了作物航天诱变、核能诱变及小麦细胞诱变育种技术体系,创建了地面模拟航天诱变新途径,育成及合作育成航麦247、航麦287、航麦2566和鲁原502国审小麦及蔬菜等作物新品种30余个,推广应用近1亿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培养硕博研究生50余名。长期参与国家生物农业和种业科技领域战略咨询与规划编制。201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1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授予植物诱变育种卓越成就奖。2022年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授予亚太核科技计划特别贡献奖和农业项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