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首席/研究员

常驻地址:北京

宣讲题目:中国牡丹研究进展与乡村振兴产业应用

宣讲内容简述

本报告主要讲述: 国花牡丹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牡丹可作为文化自信的特征符号 牡丹资源收集、评价与新品种创制 牡丹新品种及栽培、扩繁和花期调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融合一二三产,延伸牡丹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科学家在助推牡丹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个人简介

张秀新,男,1972年出生。山东泰安人,观赏园艺与园林植物专家,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药食同源品种定向选育岗位专家。1996年获南京农业大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4年在美国Cornell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2004年9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工作。工作期间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牡丹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园艺学会牡丹芍药分会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分子育种分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牡丹、芍药及药食同源植物资源评价、定向育种、功能鉴定与综合利用等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药食同源品种定向选育)、国家“863”、农业部“948”、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和省部委科研项目等20余项,获得梁希林业科技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1)、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3)、首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7)、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第一完成人)、制定农业行业标准5项(第一完成人)、培育牡丹新品种20个、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ostharvest Biol Tec,Plant Cell, Tiss Org,J Plant Physiol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培养研究生20余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1)牡丹、芍药等重要观赏花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2)药食同源植物新品种定向选育,主要以牡丹、芍药、桔梗和紫苏等植物为研究对象;3)牡丹、芍药花期调控与栽培生理;4)牡丹、芍药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与遗传育种;5)药食同源植物药用、食用等重要功能成分分析。同时课题组成员还是中国园艺学会牡丹芍药分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牡丹研究中心等平台主要负责人。

注册
申请专家资源
宣讲团入驻
申报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