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宣讲内容简述
本报告主要讲述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人类所面临的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疾病问题、贫困问题和环境问题,都与生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有密切关系,并影响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潜力。2020年0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在全球生物种质资源中,干旱区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抗逆性生物种质资源,包括抗旱、抗寒、抗病虫害、抗辐射、耐高温、耐盐、高光效等特性,不仅种质极其珍贵而且特性非常独特,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点,更是国际社会生物相关科技和产业竞争热点和战略制高点。 本报告从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的种类组成和特征入手,引导听众对干旱区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种属性和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而增长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增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意识,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个人简介
张元明,男,1972年出生,甘肃省天水市人,汉族,中共党员,博士。1998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新疆科协副主席,兼任新疆植物学会理事长。现主要从事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获全国优秀青年植物学工作者(2006),第二届新疆青年科技奖(2009),2014年被中科院授予“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称号。并先后获得新疆青年五四奖章、新疆青年科技奖、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获得新疆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