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宣讲内容简述
本报告主要讲述: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没有“错误”。虽然使用公司数据是一种趋势,但真正的科研成果,从来不是等待被撷取的商品,而是以心血浇灌的独一无二的花朵;培育她的过程,当然会充满无数艰辛、坎坷与磨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艰难的存在,才锻造了她丰富深邃的价值。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一定要坚信每一次遇到的阻碍都不是毫无意义的。唾手可得的果实往往并不甜美,稳操胜券的追求通常局限于眼前。因此,秉持匠心精神,凡事亲力亲为,择一事,终一生,方是科研之道。从事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专注,并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能做出来的,没有日复一日的观察与实验,没有坚持不懈的推理与分析,是很难成功的。所以,要让专注科研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引领我们在科学之路上钻研奋进、勇攀高峰。从事科研工作也需要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在研究生阶段我专注于探寻分子生物学的魅力,用五年时间打磨一篇文章,后来论文曾被顶刊多次驳回,从不气馁,带领团队用时三年完善文章,不浮躁,不取巧,方有科研工作中一次次的突破。
个人简介
陈瑞,男,1979年出生,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入选青年北京学者,2015年入选中组部人才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意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子课题、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呼吸毒理学副主任委员、工业毒理学和分子毒理学委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长学制《预防医学》第4版副主编。 长期从事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暴露组学、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化学致癌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Advanced Science、Hepatology、Nano Today、PNAS、Cancer Research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毒理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