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师生深入校园、社区与乡村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7-30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王正东发言。

浙江理工大学首批“科学家精神”志愿宣讲团走进中小学开展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700秒,挺过700秒我们就赢了!”站在讲台上,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王正东在说起全球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发射经历时依旧激动。

7月16日,一场关于自主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在浙江省龙港市第十三小学举行,现场聚集了来自龙港市四十余所中小学的学生们,讲述这一科研奋斗故事的王正东也是浙江理工大学首批“科学家精神”志愿宣讲团成员。王正东回顾了上述运载火箭研发整个项目从0到1的全周期,他感慨道:“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句话就是咱们团队的科研追求,从400公里以外的外太空,到深达6000米的西太平洋海底,这条科研之路很长,我们也走了很久,但我们从未动摇迟疑过,相反,我们信念越来越坚定。”

据了解,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工作者,如助力航空航天事业,参与中国首枚民营火箭研发的王正东;助力乡村振兴,投身研发世界上首台名优茶采摘机器人的研究生团队朱赢鹏、邬炎栩;致力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携团队研发了集采集、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一体化的地下管网智慧安全监管系统的本科生陈瑶婷等,由他们组建机械青年“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今年暑假已先后走进杭州市乔司街道葛家车村、闸弄口街道春晖社区、下沙街道七格社区,开展多场宣讲,反响热烈。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陆秋萍表示:“此次系列宣讲活动是学院师生对科学家精神弘扬传承的一次实践,也是对自身在长期科学实践过程中积淀的精神品质的一次总结。未来学院将依托党团队一体化机制,联动更多校园、社区和乡村,持续用活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作用,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注册
申请专家资源
宣讲团入驻
申报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