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2025永怀科学营在荣成市举办 百余青年学子启航“逐光之旅”

发布时间 2025-07-07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7月1日-6日,由省科协主办、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威海市科协、荣成市委组织部联合承办的“逐光而行”2025永怀科学营活动在荣成市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主席凌文,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慎庆,省科协二级巡视员、秘书长李莉,以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活动。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高校共计100余学生齐聚齐鲁大地,近距离感悟院士智慧、沉浸式体验红色传承、深入产业一线实践,开启一场科学与信仰交织的青春征程。

开营仪式为高校授旗

院士领航,点燃科技报国理想

活动聚焦“追寻永怀足迹·传承精神之光”主题,邀请了凌文、胡思德、宋宝安等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纲精神导师,为现场青年学子授课。活动还得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的支持,结合“中国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宣讲教育活动”开展。

凌文院士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以《科学家精神与工程创新范式》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生动的主题报告。凌文院士从“郭永怀、科学家精神与信仰”娓娓道来,以他和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梁建英的深情朗诵叙事音画——“国之永怀”导入,结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深刻阐释了“科学家精神”作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内涵。在“科学技术工程与工程创新范式”部分,他结合AIGC等典型案例,详细讲述了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内涵、外延、递进与统一,分析了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现状,提出了下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工程创新的新范式,即“原始创新与工程创新应当并重、工程创新是应对美西方打压掣肘的关键、通过系统工程实现部件落后下的整体领先、构筑新型创新生态与治理体系”。最后他结合自身经历,围绕“战略科学家与我的创新实践”,和同学们分享了成长为战略科学家的路径和感悟。

胡思得院士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德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矢志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核科学家》为题作报告,他从“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核武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发扬学术民主”“坚持科学求是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事业心”等方面,以亲历者的视角深情讲述了“两弹”研制突破过程中老一辈核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他勉励同学们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宋宝安院士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宝安以《做顶天立地科学研究一点体会》为题作报告,他从“走产学研之路”“促进农药发展、立足国家战略”“创新绿色农药、弘扬创新文化”“实现学科发展”等方面分享了自身扎根贵州的科研故事,鼓励同学们“要有精气神”地去学习、去生活、去干事创业;要努力践行“坚持、坚守、坚信”,做到“细致、精致、极致,上心、用心、尽心,敢想、敢做、敢干”。

三场院士报告深刻诠释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内核,高屋建瓴,各有特色,引发了青年学子的热烈共鸣。此外,活动还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公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广策、南开大学教授赵明刚相关专家作科学家精神和科普讲座。

知行合一,红色基因熔铸创新之魂

活动特别设计了“红色铸魂”研学路线,同学们一行赴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海军公所、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东泓炮台,接受爱国主义、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防教育。探访“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郭永怀故居,体会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家国担当。

参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参加活动的南开大学学生高源这样说道:“这次科学营不仅让我更加深入了解到了红色历史和现代产业的发展,还让我结识了来自不同大学的优秀同学和专家学者,让我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一定铭记郭永怀先生坚定信念,科学报国的精神,牢记使命,踔厉奋发,为祖国科技腾飞贡献青春力量。”

产业淬炼,实践分享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科学营突出学生主体,突破传统课堂边界,组织了“青年沙龙”和产业实践教学。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洪浩,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专业博士庄万欣,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威海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颜世强围绕“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密码”,分享了各自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勇气。

举办青年沙龙

活动还组织同学们深入国家级海洋牧场——爱伦湾海洋牧场、国核示范电站(国和一号)、华能石岛湾核电站(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的示范项目),见证和感受国家重器背后的产业创新之路。

 参观国和一号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徐阔在笔记中写道,“通过参加青年沙龙和参观一线产业,让我明白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需要家国情怀的灯塔指引航向,也需要现实中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科技报国不仅需要实验室里的突破,更需要把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慎庆勉励同学们,要深刻把握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义,胸怀报国之志,树立远大理想;挺膺担当,聚焦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要求,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以学促行,传承发扬科学家精神的红色基因,涵养优良学风,培育创新文化。

结营仪式现场

为期6天的“逐光而行”2025永怀科学营,时间紧凑、课程丰富,是一场融合精神感召与实践淬炼的科学之旅,为不同高校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正为齐鲁大地播撒下科技报国的希望火种。

注册
申请专家资源
宣讲团入驻
申报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