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讲大先生”宣讲团使科学家精神在盛夏绽放——科学课知识火种播心田 科学家高尚精神润童心

发布时间 2025-08-12

2025年5月,北京市科协招募“大学生讲大先生”科学家精神宣讲团,选出200支团队。截至7月31日,这些团队在京津冀开展93场志愿活动,服务超5000人。让我们走进科学家精神的传播之旅。

北京联合大学“启智润心”宣讲团面向北京市房山区支教点的儿童,开展了一场科学家精神启蒙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聚焦“故事讲近、精神讲透、榜样讲活”的目标,秉持表达接“童”气、互动重“体验”的原则,将朱彤、薛其坤等5位科学家的事迹宣讲与儿童科普课程相结合。他们用孩子们容易理解的语言,通过科学实验和互动游戏的形式,生动再现科学家攻坚克难的历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学习科学家精神。

宣讲团设计了丰富的互动环节,鼓励孩子们动手参与科学小实验。趣味互动激发了儿童学习科学的兴趣,让科学“课堂”有温度又富有活力,使孩子们在欢笑中理解了“坚持”“探索”“奉献”的意义。

天津师范大学“科学逐光”宣讲团以马大为院士等5位杰出科学家矢志创新、奉献祖国的感人事迹为核心,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

宣讲团一方面深情讲述科学家攻坚克难、追求真理的动人故事,让“大先生”胸怀祖国、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直抵人心;另一方面,依托学院专业优势,精心设计如“彩虹牛奶”“大象牙膏”等神奇有趣的科普实验,将抽象的科学原理化为指尖可触的奇妙现象。这种“精神感召+动手实践”的独特模式,极大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为更好地促进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宣讲团原创制作了生动翔实的科学家成就宣传手册,拍摄了一系列创新性科普视频。截至目前,宣讲团已为百余名中小学生开展宣讲活动,传播科学家精神任重道远,步履不停。

保定理工学院“青科声”宣讲团以袁隆平院士的事迹为核心,通过故事、影像与剪纸等多种形式,为贺阳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打造了“沉浸式”的科学家精神课堂。宣讲团以“禾下乘凉梦”为主线,用图文资料细致拆解袁隆平院士六十载攻关杂交水稻的历程。孩子们凝视着屏幕上“大先生”烈日下观察稻穗、实验室推导数据的影像时,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

在宣讲过程中,宣讲团成员带着孩子们“以指为笔、以红为墨”,锋口循着初心游走,既镂刻出袁隆平精神的粒粒饱满,也镌进红色基因的道道纹理;剪刀翻飞间,稻穗低垂、稻浪起伏、袁隆平微笑侧影次第呈现。当一幅幅鲜红剪纸于掌心绽放,文化自信与科学梦想便悄然嫁接于童稚血脉,化作孩子们未来守稻香、兴华夏的隐形羽翼。

“故事+剪纸”的创新形式,让抽象的科学家精神可观可触,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宣讲团后续将走进更多校园,让科学之火与文化之美相互交融,持续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力量。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匠星传承”宣讲团聚焦科学家精神,成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累计覆盖校内师生、村民和小学生共700余人次,通过榜样力量推动科学家精神发扬传承。

面向校内师生,宣讲团讲述俞鸿儒院士深耕科研的故事,搭配视频展示与互动问答,直观呈现科研工作者的执着坚守;深入褚庄村时,团队通过走访获取素材,重点宣讲王忠林服务群众的事迹,诠释奉献内涵;在鸡泽县褚庄小学分校,宣讲团成员播放核物理学家王乃彦院士的专访视频,学生们跟随镜头沉浸式了解原子能“一堆一器”旧址,宣讲团辅以生动通俗的讲解,呈现了科学家“隐姓埋名、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现场气氛热烈,多名学生主动分享“长大想当科学家”的志向,科学报国的种子悄然萌芽。

未来,宣讲团将继续深耕科学家精神内涵,创新宣讲形式,扩大宣讲范围,让榜样力量持续引领更多人传承精神、践行担当。

来源: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